jlzs 发表于 2007-6-10 10:39:30

“要想给自己找事,就去装房子吧!”

市民李东(化名)倾其一生积蓄终于买了一套130平米的住房,为了挑选一家满意的装修队,他可没少费心思,足足用了大半个月的时间进行资料搜集和打听工作。结果和这些装修队一接触,李东发现自己没主意了,这个说他装的房子有品位,而且报价低;那个说他给好几个单位搞过装修,得到了很多人的赞赏……究竟选哪家呢?李东知道自己是个外行,只好听从朋友的推荐选了一家在平凉有一定影响的装修队。谈好价,装修队的人就开始着手装修了,
   先从铺地砖开始。李东看到,铺地砖的小伙挺认真的,先用绳测好水平,然后才开始铺地。李东高兴地想,这回算是找对人了,看这铺地的驾势,就知道是个内行。没成想,厨房铺好后,李东一检查,发现墙面上瓷砖之间的缝隙非常大,就问:“这咋回事?”铺砖的小伙说:“你买的砖不行,对不齐。”李东信以为真,结果是来串门的邻居给他提了个醒:“你这砖比我这砖质量好,怎能铺成这样,师傅的手艺太差了。”李东这才知道,自己被人蒙了。最后打听了一下才知道,铺砖的是这家装修队头头的“连襟”,刚出道不久,才在实习阶段。李东生气了,打电话问装修队为什么派“生手”做活。装修队的头说:“活太多,人拉不开,这样,铺砖就不算工钱了。”李东一想,只能这样了,又花几百块钱买来墙砖重新另外找人重新贴了一遍。

  “要想给自己找事,就去装房子吧!”刚刚装完房子的小程一脸倦意,说自己累得够呛。小程的118平米的房子整整装了3个月。之所以如此漫长,是因为装修队搞的装修不能表达自己的意图,几乎每一样都得重新来过。比如做一个写字台,小程说好是按房间的比例来做,做得大方、洋气一些,结果做出来一看,与自己想像中的大相径庭,式样太过普通,缺乏新意。小程说:“我一让重做他们就不高兴,说我这人要求太高,不体谅他们,可谁来体谅我?这一套房子我花了3万多元装修费,我要花得物有所值啊,这样的要求不算过份吧!”令小程头疼的还不止这些,因为与装修队说好是包工不包料的,一旦缺了装修材料,哪怕是颗螺丝钉,也要自己去建材市场跑,辛苦自不必说,小程发现,装修队用起材料来,一点都不珍惜,损耗极为严重。这些明明白白的陷阱,让小程无可奈何,难以释怀。

  张女士在与一装修队签订了装修合同并交了家装预付款后,发现对方未履行承诺,施工中随意加项、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漫天要价。深觉上当的张女士在捍卫自己的利益时,却发现无法通过相关机构获得让自己满意的解决方案。因为这些装修游击队并没有在工商局注册登记,所以,无论是消协,还是工商局,对此事都无能为力。张女士想通过法院讨回公道,但法院的同志告诉她,施工队来路不明,法院难以向被告送达法律文书,这样的法律诉讼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消费者维权成了问题,那么,就没有一条解决的途径了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要想给自己找事,就去装房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