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回顾家居行业十年发展史,总结品牌打造和企业经营的得与失,探寻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搜房家居网与北京商报联手打造\"中国家居这十年\"大型原创栏目,采访对象为家居行业内的资深专家和在行业内有品牌影响力的重量级企业老板。
本期嘉宾:万家灯火装饰城总经理井然
时间:2007年6月5日上午10:30
地点:搜房网会议室
访谈记者:北京商报 吴厚斌
独家网络支持:搜房装修家居网
万家灯火装饰城总经理井然先生
访谈实录:
【吴厚斌】大家好。这是搜房装修家居网与北京商报共同主办的中国家居这十年大型原创访谈栏目的现场。这个栏目到现在已经采访了44个老总。今天是第45个。我是北京商报吴厚斌。今天的访谈嘉宾是北京非常有名的一个建材卖场万家灯火装饰城的总经理井然。从井然这个名字上,大家能够体会到非同一般。井然有序,像我在记者圈里混的人,最初听到这个名字,总觉得是笔名。直到后来跟井总接触了之后,慢慢地了解才发现,这个人物不愧于这个名字,确实做的东西非常井然有序。首先认识一下井总,他是在我们家居卖场圈里年纪不小,近六十岁。他自称是最大的。但是他的思维是最活,这绝对不像是一个六十岁的人。第三是学历最高,是研究生毕业。所以有这三点,我们再来讨论中国家居这十年的发展,首先从井总的上一份工作谈起。
井总上一份工作也就是在万家灯火做总经理之前,他是做策划的。井从先给我们讲一讲您觉得当年做策划,到现在做企业的管理,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不同。有什么样的联系。
【井然】因为来万家灯火之前是做企业形象策划。实际上就是一个管理咨询公司,主要是做房地产的策划。要说不同,最主要的就是,策划公司实际上是一个参谋。就是说你要给人家出营销方案。这个方案最后做好了以后,如果你对这个职业比较爱好,那你作为的工作起码是能够感动自己的。就是自己自认为做得很好。但是这个东西交给广告主以后,这里有一个原因,就是人家认不认为好。第二如果是一个好的结果,执行力怎么样。能不能执行得好,所以这实际上对于我们来讲,是比较困惑。有的时候觉得是一个很好的方案,但是不一定执行得很好。
那时候是个参谋,现在好比说是司令。我有一个好想法,然后我自己可以去实施,从这上讲,它们之间的差别很大。因为我当时到万家灯火也是因为做策划案。所以是这样。
【吴厚斌】我听说在北京,很多非常有名的房地产项目,曾经你参与过策划,能给我们讲几个吗?
【井然】比如说冠城园。玫瑰园参与过,莱蒙湖参与过。
【吴厚斌】你觉得当时做这些项目本身,现在来评估的话,您觉得做得怎么样?
【井然】有一些项目比较成功。像冠城园的二期,我们自己认为是不错的。也曾经在我到万家灯火之后,我们离开了以后第二年,曾经被北京青年报评为当年的十大创意楼盘,最佳生活概念奖。
【吴厚斌】到了万家灯火之后,是2000年4月份。
【井然】要是说十年,万家灯火是十年。是1996年开始建,1997年开业。今年是07年,正好是十年。但是我去是2000年。
【吴厚斌】那你去的时候,那几年万家灯火的发展状况是什么样的呢?
【井然】万家灯火97年的10月份正式开始开业。开业以后大概97年10月份,到98年是比较好的情况。那个时候万家灯火是一万四千多米两层的楼房,只是一层开业了,有一段时间不错。98年年末连着两把火,就是玉泉营还有西边的一个灯具城,这个情况之后,北京市对建材城高防火升级改造。当时万家灯火在98年末,99年初的时候被市里做消防改造。停业了以后工作不是很有利。以后再重新开业的时候,就是99年上半年的时候,重新开业就不行了,当时非常困难。因为中间一停业,很多商户都走了,在那儿的商户也不稳定,销售也不好。当时比较困难。要不然我也没这个机会进这一行,也是非常偶然的机会。因为它出现困难了,我们做策划公司,找我去帮忙。
【吴厚斌】结果您出了一整套的方案。那个方案您觉得是以多久为时段。
【井然】没有时间的限制。我那个时间的名字就叫“机遇、挑战、对策”。
【吴厚斌】您觉得当时的机遇在哪儿?挑战在哪儿?
【井然】我想机遇主要是两点,一个是上游的住宅商品化。2000年还有最晚班的福利分房。然后就完全变成商品。随着住宅商品化进程的推进,带动了家居行业的发展。住宅商品化了,然后大家才要装修。往前看这也是不可逆转的。带来的家居市场也是蓬勃发展。另外一个机遇,我觉得这个行业很新,现在说可能是得罪人,由于是一个新行业,所以这个行业规则不明显。从业人员参差不齐,讲起经营管理,讲到对未来的看法,肯定谈不上。你去做,如果你有准备的话,你可以做得更好。可以有更大的市场机会。是一个新行业,很多东西都可以探索。
【吴厚斌】挑战呢?
【井然】挑战就是说,因为这个行业,既然是这种新兴行业,而且是未来前景很好的,大家都看着这个行业挣钱。这个行业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入门门槛比较低,没有技术密集没有资金密集,没有人力资源密集。做的人多了,肯定竞争激烈。现在实践也证明,这个行业是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当时万家灯火的情况,已经是在竞争当中非常不景气了。说得严重一点就是面临倒闭的状况。
【吴厚斌】您对这种机遇和挑战提出的对策?
【井然】因为可能跟个人做事的一种习惯有关系。因为我当时觉得去万家灯火,也是跟他们的董事会磨合了一段时间。开始并没有想来,只是做调查。企划公司做事的方式就是要对这个市场做调查,然后看万家灯火的环境怎么样。因为我这个人自己做事有原则,就是说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把这个事做好。首先不是因为要去做总经理,而是首先想做家居建材行业,要把它做好,规律是什么?所以我觉得对策最主要的,就是要摸清规律。实际上我做了八年以后,总结出来,一定是要按照这个规律来做。
【吴厚斌】当时你研究的规律是什么?
【井然】规律很简单。现在也有人问我,为什么万家灯火在条件比较差的情况下做得很好。规律实际上就是说做好两个服务。你做建材市场怎么能做好,就是要把利益点做清楚。你的利益是因为消费者到这儿来消费,然后消费者跟商户形成交易,商户在这个交易过程中,扣除成本以后,交给万家灯火费用。因为万家灯火是一个出租型的卖场,利益主要是从商户交给你的租金。所以市场怎么做好?第一要让消费者来消费,消费者为什么来?一定是因为你提供了无论是从价格、环境,或者更好的服务,使他愿意来。要去研究商户的需求。
【吴厚斌】你找到了这个规律之后,向他们董事会提出具体的方案。
【井然】对。就是在这个规律下具体怎么做,然后向董事会提出想法。像万家灯火当时是面临着危机。对每个企业都面临着挑战。从管理角度,最可能出现的是什么呢?就是所说的同质化现象。因为做这个行业没有什么难的,你盖好房子,租给商户。把安全做好,做一点广告,可能大家都差不多。特别容易一样。因为随着时间的进程,可能进比较好的市场里面,连商家或者品牌都很雷同。这种同质量化现象,在当时就感觉未来一定是这样。同质化现象下,要把市场做好,我们要怎么做。就是要求异。因为原来是做企划出身的,我们把它叫做独特的广告主张。你想让消费者能够认同你,最好是你的很多主张应该是独特的。就是别人没有的。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你就会用比较少的广告,用比较少的代价,获取比较大的利益。所以当时提出来要做跟别人不一样的卖场。怎么做呢?因为万家灯火当时没有灯具,现在是建材、家具、灯具都有了。在家具、建材上,做出来不同的可能性很小,就是说机会少。在家装方面做不同的机会最多。我到万家灯火之前商量,就是说到万家灯火之后到底怎么做?当时确定了一个经营理念,叫做“将服务进行到底”,这是企业的经营理念。确定的我们叫经营方针“以家装为龙头,带动建材和家居”。这是经营方针,我们这么去做。实际上这么多年,也是按照这个来做。
所说的两个服务,最终还是给消费者服务,以消费者为中心,做所有的服务,一定会找到服务的机会。寻着这么一条路走过来。
【吴厚斌】实际上以家装来带动,效应是很大的。而且当时从万家灯火市场本身,去推动家装公司带动材料,好像你们有很多的口号。比如“八大管家”。
【井然】现在我们讲八大服务家装王牌。前几年是五个王牌。我2000年春节的时候,当时想出来第一个服务项目,就是叫“家装成套服务”。
【吴厚斌】是什么样的服务呢?
【井然】当时是出于这么一种考虑。在北京有这么一种说法,就是说你恨谁,就是让他搞家装。这种说法到现在也是如此。家装对消费者来讲,既是一个很高兴的事,然后又是非常痛苦的事。因为中间需要消费者在完全不明白的情况下,需要去学习,要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最后回过头来一看,受骗上当。
我当时01年春节的时候就在想,消费者既然在消费过程当中这么痛苦,谁能够解决?消费者痛苦了肯定对我们从业人员来讲就是机会。因为他有痛苦,你如果解决他的痛苦,解决他的麻烦,解决他的不放心,消费者一定会感激你,这不就是一个好的服务项目了吗?你研究消费者家装过程的话,比如一个装修公司,可能它只能解决装修工程。比如一个地板厂商,只能解决地板。万家灯火当时既有家装公司,然后里面又有材料,又有家具。那万家灯火能不能把这些资源整合起来。能不能让消费者少一点麻烦。实际就是这么一个想法。因为我这儿什么都有了,就是看你能不能组织这件事。当然反过来一个说法,要想消费者不麻烦,一定要别人麻烦。就是说市场麻烦,你愿不愿意承担这个麻烦,愿不愿意承担这个风险。如果你承担了,你把这个事情做好了,就是好的服务项目。最后我想,这是可以做的。当时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最后决定叫“家装成套服务”。从消费者去咨询开始,到设计,然后签合同,然后买材料,最后施工过程当中,到最后的维修,这个全过程都来做。
【吴厚斌】由谁主导全过程?
【井然】就是市场全面主导。开始的时候争议也很大,觉得做市场没有这么做的。
【吴厚斌】你要借助于入驻的家装公司。
【井然】对,当时是管他们,由他们装修。我们等于是从市场雇佣了一批监理人员。从合同管家,设计管家,然后购料送货管家,然后水电、油漆、木工、瓦工,对装修的全过程进行监理。
【吴厚斌】相当于额外地增加一些人员,增加一些资金来做这项服务。
【井然】对。做一件很麻烦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