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设计的卢师山庄最近在业内大热,有人评论说这样的建筑不像是出现在中国。无论是白色的极致应用,还是丰富的大空间呈现,抑或几何形状的堆砌,其实在他自身内省的小空间——家里,都早已得到充分的体现。那个60平方米的小空间,是王昀建筑理念的最精粹集合。
王昀的家位于一栋老式六层板楼的三层,外表看来极为普通。刚刚拿到钥匙后,王昀就发现房间的结构设计比较传统,可是三个房间和一厨一卫的构成都是承重墙,不能够随便动拆。如何将有限的面积营造出丰富的空间?王昀利用几何原理,在“非典”的三个月内,给自己建造了一个60平方米的“都市”。
一进房门右转,在被王昀称为“广场”的客厅和高耸到顶的楼梯的中间夹着一段幽长狭窄的过道,这便是这个60平方米城市的“街道”。从小在北京长大的王昀,十分怀念上世纪90年代以前北京的城市节奏:“穿过宽宽的主干道,进入只能够并行两辆车的社区干道,然后拐入仅容行人和自行车的胡同,最后进入自己的家,这样的节奏是递减的,是符合每天上下班的心理规律的。上班的时候由封闭走向开放,下班的时候由开放渐渐闭合,利于休养一天的疲惫。可是现在多是从主干道就直接进了自家楼门,这样的节奏是跳跃的,没有从宽到窄的一个过程。”
这个悠长隐暗的竖体空间,就是王昀给自己营造的一个心理过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