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ɨһɨ΢

QQ¼

ֻһٿʼ

搜索
安徽家装论坛管理细则
查看: 416|回复: 1

火车与江南女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22 19: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火车与江南女子
  
  现在新式的火车车厢里面,座位是朝着一个方向的,而且新一轮提速后,中途的小站是不大停了,旅客只需在上面睡一觉就到达目的地,没有任何意外,没有陌生人打扰,旅程不再会有意义,有意义的只是目标。
  我读书时常坐火车往返于苏北家乡和上海之间,中途要经过符离集、宿县、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碰到慢车,连那种镇级的小站也要停几分钟,车上人多得要死,不但座位坐满了,还常有很多人站在过道中,空气污浊不堪,列车员还凑热闹似的,每隔十分八分钟推个售货小车来回兜售,然后站在过道里面的人就只好侧身让过,而且还有很多人排队等候上那个全世界最脏最小的厕所,实在苦不堪言。但是在这种杂乱污浊的氛围里面,亦可看见中国人苦中作乐的“韧劲”。三五人打牌、聊天、脸上贴纸条;有壮汉大啖熏肉和啤酒;没有座位的人干脆钻到座位底下睡觉;烟民躲在车厢连接处吸烟、吹冷风……旧式硬座车厢是六个或四个人为一组面对面坐着,这样凑到一起的陌生人基本都会相互说点什么,旅程漫长,总不能大眼瞪小眼过七八个钟头,事实上,人们为了排遣寂寞,是很愿意与陌生人讲话的,而火车车厢这种可以走动的内部空间,更给人们一种相互交往的可能,但是这种交往注定如同旅程本身一样处于流动可变的境地,露水一样的情感随时会因旅程结束而蒸发,当然,也有在火车上成就一段姻缘的,就是因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是那样沉闷,缺少新鲜的刺激,所以在火车上的这种偶遇,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叶赛宁之后的诗人艺术家学会了在火车上抒情,他们再不会因为这个自杀了,就像《周渔的火车》里面说的:在火车上这样乘来乘去的,总会发生点儿什么。
  我还喜欢在江浙沪之间作一些短途旅行,当年读书时因为火车票便宜,所以一直乘火车出行,有时候买到了站票也不担心,因为短途火车人不会太多,经常会因为乘客在中途下车而座位空了出来,打了站票的人就可以去坐。与长途列车上逃难似的乘客不同,短途列车的乘客总是神定气闲的,行李也不多,有学生、都市白领、生意人、游客……这些人大多都有江浙沪的背景,他们操着吴越语系的口音,这些人让我深切地感到自己身处异乡,但是这异乡又不是全然陌生的。江南!?江南早已存在于我的阅读与想象之中,江南的意象内在于汉民族的文化脉络中,而今我真的来到了江南了吗?火车行驶在黑夜之中,窗外的些许灯火并不能给我以江南的暗示,我只有在列车中途停站时,注目站台上的站名,苏州或是杭州,无锡或是嘉善,然而这些地名只是意味着火车将要下去一拨人,又将要上来一拨人罢了。
  蓦然,我看见江南女孩那张清秀的脸庞,她的眉眼如一颗小小的红豆般凝聚了玫红色的精致造化,骨骼匀称,皮肤细腻,走动时衣服纹路都呈现为一种美的形态……
  上述这番话是非常不得要领的,好像抄袭章回小说中对所谓“二八佳人”的描述,实际上,我是想说一种印象。在纷繁复杂的世象百态中,各色美女可谓多矣,尤其是江浙之间那些打扮入时收入丰厚的成年女人,五色让人盲,可是,什么叫做“江南女子”呢?99年的时候,我曾在沪籍同学家里看到他的表妹,那女孩不过15,6的年纪,惊鸿一瞥之下,所谓“眉眼如红豆”的说法就真成了现实。此后,我总在江浙之间与“江南女子”不期而遇,列车上回家探亲的学生,江南小镇里穿着高中校服的女孩,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江南女子让我心生温暖,那一瞥是如此蕴籍,就像石涛的山水册页,水墨交融之处,一派自然造化的清气油然而生,江南女子,实际上是江南女孩,江南的灵秀真的能在这个年龄的女孩身上闪耀着水性的微光,波光粼粼,一弯新月如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