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制晚报?
楼多饭馆少 想吃美食得开车 论坛最热就是“吃” 业主拟编《吃在亦庄》
亦庄 住着舒服吃着难
黄先生住在亦庄经济开发区的金地格林小镇已经半年多了,但每到逢年过节、亲朋相聚的时候,外出就餐就成了令他“挠头”的事情:“昨天朋友来我家吃饭,临走时说他原来很羡慕住在高档社区人少清静,现在才知道,在这儿想吃顿好的真不容易。”
“当初买亦庄的房子是看中低密度,没想到密度低到饭馆都难找。”大雄郁金香舍的田先生这样自嘲。
有人说,亦庄就是一个睡觉的地方,居民白天在城里上班,晚上回来睡觉而已。这里没有歌厅,没有洗浴中心,电影院也很少,找个好饭馆更难。希望亦庄不要成为又一个“卧城”。
想吃顿像样的 就得开车
“要找感觉相对好些的饭馆,还是得开车走上两三公里到工业区才行。”家住一栋洋房的邱女士抱怨,因为没有什么可选择的饭馆,所以每次外出就餐时,她都很矛盾。要么就在家门口的饭馆凑合一顿,可是味道一般、价格稍贵;要么开车到工业区找个称心的饭馆。再想请朋友吃一顿真正像样的饭菜,就不得不进城才能解决问题了。
在各小区的论坛上,经常可以看到刚搬来的业主向邻居们询问,附近是否有适合宴请前来“暖房”的亲友们的饭馆。
饭馆扎堆儿开
家常菜少
在亦庄,记者调查发现,这里的饭馆最大的特点就是扎堆儿开。
在开发区生活区内,目前已有3处饭馆聚集地:天华西路北口、大雄商业中心(华润超市)、上海沙龙新天地商业中心。
其中前两处附近的小区属于入住较早的小区,居住密度大。但开设的饭馆无论是菜品、环境都比较一般,价格稍贵。
上海沙龙新天地商业中心刚刚建成不久,紧邻上海沙龙、金地格林小镇、大雄郁金香舍等大型社区。但目前中心内仅有3家饭馆,许多业主都期待这里能开设几家像样的、价廉物美的家常菜馆。
在开发区东部的工业区内,宏达北路创新大厦首层、北环东路的饭馆连成的餐饮一条街已初具规模,无论是人气,还是菜肴的口味,均比生活区的饭馆略胜一筹。
北环东路的10家饭馆北靠亦庄汽车城,南临资生堂、GE和SMC等大型国际知名企业,因此除了生活区的居民,附近公司的员工是这一带饭馆的主要食客。宏达北路创新大厦首层7家饭馆紧邻开发区的金融街,从服务到口味基本可以满足大众的要求。
餐馆老板:只要口味好 不愁没人吃
楚风泽酒楼是创新大厦中最早开业的一家饭馆,在开发区属于中档餐厅。去年6月份,唐雪松先生租下了这个600平方米的店面。
“当时选择这里开店是因为看好附近写字楼、公司较多。现在开了半年多,证明了我当初的选择是对的。”唐先生说,“开发区的顾客应该说还是有一定的消费能力的,只要菜做得好吃,绝对不愁没人来吃。”
唐先生以店里的特色菜酸汤鱼举例,同样菜量的酸汤鱼在城里可能卖到28元一份,但在开发区却卖到了32元,菜品平均比城里贵10%到20%。
唐先生说,在亦庄,开车来吃饭的比步行来吃饭的多,“所以现在几家饭馆都在考虑,是否应该扩充门前的停车场。”
各家饭馆口碑 论坛最热
在建成不久的上海沙龙新天地商业中心,有一家新开张的饺子馆。前一段时间一位业主去“踩点”,回来后把饺子馆的优缺点在网上一一评述,反响热烈。
无论是金地格林小镇小区内的雷亚餐厅价格高、服务差,还是汽车城的水晶亦园做的水煮鱼用死鱼,凡是讨论开发区饭馆的文章都成了业主论坛上点击率极高的帖子。
上海沙龙的杜先生说:“其实我们要的只是一家干净、口味大众、和小区相距不远的家常菜馆,但想找一家这样的饭馆怎么就这么难?”
拟编《吃在亦庄》
支持者云集
因为深感外出吃饭不便,黄先生准备在小区论坛上征集资料,编纂《家住亦庄》手册之“吃在亦庄”。
“本人拟收集并编纂一份亦庄地区餐饮业的名录,今后可以提供给需要的小镇业主参考,便于宴客和美食。” 黄先生的这张帖子在网上刚发出2个小时,就有网友不断贴出各家饭馆的名称、地理位置等信息。
黄先生告诉记者:“这次征集的内容主要包括亦庄附近有特色、经济实惠、口碑不错的餐厅的名称、地点、电话、特色菜肴、价位等。” 一位邻居说: “这是个好主意,希望这个生活手册能够早日编成。”
亦庄未来
人口从10万增到90万
从经济开发区转变为人口聚集地
在近日国务院原则通过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中,亦庄以及顺义、通州被明确为北京市3个重点发展的新城之一。
按照新规划,亦庄将成为一个居住人口从10万发展到70万至90万的区域,职能从单纯的经济开发区转变为人口的聚集地、城市职能疏散地和产业聚集地。
据记者了解,去年亦庄的二手房平均单套成交面积是京城最大的,全年成交的二手房平均面积达到了108.6平方米。
随着道路交通的改善及人口的涌入,可以预见,亦庄包括饮食在内的各类配套设施都会有极大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