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p520520 发表于 2007-6-17 10:11:15

[第四品 观察多士]

102. 劣者尽管具受用,被贫智者亦胜伏,
如饥老虎一声吼,树顶猢狲皆落地。

103. 愚者学问挂嘴上,智者学问藏心底,
麦秸漂于水面上,宝石沉没于水底。

104. 浅学之人极骄傲,学者谦逊又温和,
溪水经常哗哗响,大海从来不喧嚣。

105. 劣者轻蔑高尚士,高士不会如是行,
狮子善护诸狐狸,狐狸之间互争斗。

106. 正士发怒敬而息,劣者发怒敬更嗔,
金银虽硬可熔化,狗粪熔化生臭气。

107. 智者具足诸功德,愚者具有诸过失,
宝贝能赐如意财,毒蛇唯能生过患。
108. 恶人住林亦粗暴,正士住城亦温柔,
林中猛兽常发怒,市里良马亦驯顺。

109. 圣士观察自过失,劣者观察他过失,
孔雀观察自身体,鸱?给人起恶兆。

110. 温柔正士护自他,固执愚者害自他,
犹如果树利自他,枯树烧人又焚自。

111. 有财之时皆为友,一旦穷困皆成敌,
宝岛虽远皆来聚,海水干涸谁肯游?

112. 愚者得财心安乐,正士施财心安乐,
癞者搔痒觉痛快,智者见癞心生惧。

113. 智者遇难成助缘,愚者遇难成损害,
如风助燃森林火,然彼吹灭小灯火。

114. 狭慧之人常辨别,此是朋友彼是敌,
智者仁慈一切众,因谁有利不定故。
115. 有学之士爱学问,无学之人非如是,
犹如蜜蜂喜鲜花,苍蝇从不喜爱花。

116. 智者总知学者贵,愚者谁知学者高,
旃檀虽比黄金贵,愚者使彼烧成炭。

117. 智者自己能观察,愚者总是随声行,
如同老狗狂乱吠,群狗亦是随声奔。

118. 智者极为艰难时,亦以格言令人喜,
愚者己成富裕时,唯以争吵毁自他。

119. 有些说后复办事,有些不说而干事,
恶犬见敌即狂吠,鱼鹰猫儿潜伏击。

120. 高士责难亦有利,劣者亲近亦有害,
如神发怒亦护众,阎王发笑害他命。

121. 高尚之士如珍宝,何时亦无稍变质,
卑劣之人如小秤,稍有不平成高低。
122. 同心虽远亦得益,异心虽近将远离,
如同莲花泥不染,太阳时常抚育彼。

123. 乃至具有羞耻时,尔时彼有胜德饰,
设若不顾羞耻时,则离功德增恶言。

124. 未托圣者亦善示,询问贱者反邪说,
蔑视佛子亦仁慈,敬奉阎王反遭害。

125. 一方有利之事情,余方或许会有害,
犹如升出月亮时,盛开睡莲闭荷花。

126. 有些造罪虽成事,智者对此怎羡慕,
若造善事成错过,智者对此不耻笑。

127. 有些收益正收益,有些收益成仇怨,
骒马怀驹增财富,骒骡怀胎则死亡。

128. 正士难分而易合,劣者易分而难合,
树木难砍易生长,木炭易解难相合。
129. 虽是弱者若谨慎,强者亦难以消灭,
虽是大者若放逸,亦被弱者所摧毁。

130. 多财势力亦增大,耗财势力亦减弱,
西瓦意单宝被盗,偷盗之力亦失掉。

131. 造有福德施舍者,财富如雨而涌来,
若无福泽唯积财,当思谁人会享受?

132. 高士暂时虽受衰,复盛犹如上弦月,
劣者若遇一次衰,则灭犹如熄灯火。

133. 智者宽待敌人故,最后怨敌被制服,
愚者报复敌人故,遭受苦难无间断。

134. 学者避开险恶境,此乃英勇之本志,
狮子弑杀水牛时,躲开牛角岂胆怯?

135. 毕竟一切不观察,盲冲敌众即愚蠢,
飞蛾扑打油灯光,彼者岂非成英雄?
136. 劣者摧毁自所依,正士保护自所依,
如虫吃尽自所处,狮子保护自居地。

137. 劣者隐瞒不密事,该密之事处处说,
高士不隐非密事,宁死亦隐应密事。

138. 劣者有财起慢因,高士有财和好因,
狐狸充腹便嚎叫,狮子充腹安静睡。

139. 高士劣者之行为,此二皆依串习力,
如蜂寻花鸭喜水,此等不学亦自知。

140. 恶王若遇怨敌时,反而惩治自眷属,
有些愚者未成事,亦以自杀而送命。

141. 法王若遇怨敌时,对自眷属更慈爱,
如于生病之孩子,母亲更会起怜惜。

142. 高士相合与劣者,则受恶习之熏染,
恒河水味特甘美,若进大海成卤水。

143. 劣者若依高尚士,则生高尚之行为,
犹如涂抹麝香者,散发麝香之芬香。

144. 圣者巍然极稳固,犹如山王不动摇,
劣者行为变化多,如同柳絮随风飘。

lsp520520 发表于 2007-6-17 10:11:29

[第五品 观察恶行]

145. 奸诈者虽说爱语,是为私利非真敬,
亲近鸱?虽发笑,此乃凶兆非真喜。

146. 劣者先用言所哄,安心之后再欺骗,
渔翁先放香饵后,诱杀极多鱼类也。

147. 劣者乃至弱小时,本性尚是善良者,
有毒荆棘未成时,尔时不能刺伤人。

148. 心里思维一件事,口上言说另一事,
此乃名为狡猾者, 亦是愚人装学者。

149. 若是极为狡猾者,暂时虽成终摧毁,
驴蒙豹皮偷食禾,最后被人杀掉已。

150. 若是奸猾诈巧者,公开谎言能骗人,
盗者山羊说为狗,婆罗门便舍山羊。
151. 狡者亲自行罪恶,反以诳言欺哄人,
大天口出伤叹声,骗人而说苦谛声。

152. 狡者伪装语甜蜜,未经观察勿依心,
孔雀身美声悦耳,然彼所食皆为毒。

153. 狡者伪装老实人,一旦他会引诱人,
无耻之人卖驴肉,先用兽尾让人看。

154. 有些寡廉鲜耻者,以他财物装门面,
如同友衣当座垫,以表对客之尊敬。

155. 本来稍无羞耻者,丑事亦是当光荣,
甘存地方诸王族,擂鼓庆贺杀父者。

156. 愚者虽作有利事,有些亦成大祸根,
如同雏鹊拔母羽,尚自以为报母恩。

157. 有些薄情寡义者,他恩所得装门面,
龙王勤降之雨水,农夫以为自福德。
158. 愚者以业享福时,以为自己精勤果,
啃骨刺破上颚血,老狗当作骨髓精。

159. 有些愚者夺亲人,仅为养活无关人,
如于砍首严饰尾,除非疯人谁肯为?

160. 愚者不至所需处,反而常诣无用处,
无用泉水夏天流,春天需水时干涸。

161. 对于善良正士前,劣者特别会欺凌,
如同火舌会焚烧,含油灯芯非余尔。

162. 粗者方能调粗暴,温者对此怎调伏?
拔除痈疽须灸割,和缓治疗将毒化。

163. 国王依法当护国,否则将彼会衰败,
太阳若不除黑暗,则定彼受罗候食。

164. 若在恶者当管下,或速坍塌楼房下,
或将崩溃山峰下,则会时时心生惧。
165. 即使具有高智慧,亦舍性情恶劣者,
毒蛇顶上虽饰宝,智者谁肯抱怀里?

166. 亲近国王难满意,疏远亦惧不摄收,
不亲不疏亦畏惧,有些国王如烈火。

167. 劣妻恶友及暴君,此三谁人肯亲近,
猛兽横行之林中,智者谁人常安住?

168. 傲慢令人变无知,贪欲令人变无耻,
若常轻视自眷仆,则此长官定衰败。

169. 有利之语说者少,听受彼言更为少,
高明医师极难得,遵医嘱行者更少。

170. 过越狂妄自大者,不断遭受诸痛苦,
狮子极为傲慢故,狐狸让他背象体。

171. 乌鸦埋藏之食物,或为恶人谋福利,
或于瘠田撒种子,此等望多受益少。
172. 若无详细观察前,对谁亦不应信任,
放逸之中出过错,亲友往往成怨仇。

173. 世上劣物虽众多,然无劣人更可恶,
其余劣物可改造,改造劣人除非灭。

174. 虽用百种知识来,助利劣者亦不喜,
凡诸亲近人成敌,此乃劣者之特征。

175. 劣者无论再改造,性情不会变贤善,
煤炭无论再洗涤,其色无法变雪白。

176. 遭受恶人所欺处,遇见贤人亦会舍,
如被毒蛇所害处,虽见金链亦逃避。

177. 恭敬之境即圣者,恭敬劣者即祸根,
乳汁对人是甘露,若喂毒蛇则增毒。

178. 纵使设法依劣者,然而不会成齐心,
如同麻雀再喂养,彼亦不会安心住。
179. 时常精勤分裂者,甚至好友亦离开,
如同河水常冲刷,岩石亦会出裂缝。

180. 自己骗人或害他,或谈上师友等过,
彼等若假不必信,或若真实令人惊。

181. 本来不应所说事,他人之前谁讲说?
无论虚假或是真,智者对此当小心。

182. 贪欲财富之劣者,虽是亲友勿信赖,
大人面前受贿赂,多被亲友毁灭之。

183. 口说害人之语者,此等怨敌易制服,
心恨口说利人者,此等怨敌难制服。

184. 巧治余痕能复活,恶语创伤难复愈,
如同乌鸦谤鸱?,累劫彼此成仇恨。

185. 心里总是挂仇恨,嘴上尽说善妙语,
此乃恶劣仙人教,即违圣者之法则。
186. 王规论中虽宣说,一切怨敌全消灭,
应如拔出毒树根,然爱如子待如父。

187. 专为厉求私利者,谁肯与彼交为友,
农夫勤耘田地中,难以成长余杂草。

188. 何人不知报恩惠,谁肯与彼交为友,
勤劳亦无熟果地,农夫谁肯去耕耘?

189. 蛮横又是鲁莽者,此人速将遭失败,
厚颜野象极横暴,岂非急受被阉割?

190. 如何布施恶劣者,自需之时不回报,
钳子虽常夹铁球,铁球怎能夹钳子?

191. 劣者借口为利他,反而行持罪恶事,
是为假装利众生,智者谁肯毁自己?

192. 债务尾数余恨敌,恶劣刑法恶语论,
贱种以及劣行为,彼等自然会滋长。

lsp520520 发表于 2007-6-17 10:11:41

[第六品 观察性情]

193. 设若何人当长官,难以了知自过失,
如眼能见诸余法,观察自体需镜子。

194. 仅有一方智慧者,亦难精通一切事,
极为敏锐之眼睛,亦是不能见声音。

195. 有时实话成过失,歪曲之语成功德,
笔直道中亦遭难,右旋海螺成吉祥。

196. 若无福分光有学,学问即将毁自己,
犹如蚌壳有珍珠,因此彼者送性命。

197. 过越亲近有学者,多半亦会生厌烦,
如同甘蔗极甜美,若常食用则厌弃。

198. 性情尽管善良者,若常折磨亦生嗔,
犹如檀香即清凉,若常磨擦亦燃烧。
199. 天下国王虽众多,依法护国极少数,
天上神仙虽众多,无如光明日月轮。

200. 何人能作害人事,彼者亦有利人力,
如能折砍人头王,彼王亦能施国政。

201. 具慧正直大臣者,能成君民诸事业,
如同巧者射直箭,瞄准何处能中鹄。

202. 若王何人不理睬,全知亦无人尊敬,
如同离开命根时,尸体再妙亦谁取?

203. 倘若众人一齐心,弱者亦能成大事,
如曾蚂蚁聚成群,最后弑杀幼狮也。

204. 胆怯不肯勤奋者,虽有强力亦衰败,
犹如大象力虽大,牧童彼为仆役用。

205. 充满自信精进者,强者亦能被胜伏,
海螺躯体虽渺小,而能啖食摩羯鱼。
206. 大者不必用傲慢,劣者傲慢有何用?
真宝不用语夸张,假宝再夸亦谁买?

207. 圣者财富能长久,劣者发财速衰失,
太阳时常放光芒,月过望日便薄蚀。

208. 国王过越赞地位,则彼最后会毁灭,
如同鸡蛋扔高空,最后必定摔粉碎。

209. 世上多半士夫众,常受同类所损害,
如同阳光普照时,星宿皆成无踪影。

210. 若利敌人亦接近,若害亲人亦远离,
海宝虽远亦购买,腹疼虽近亦治疗。

211. 内有稍微财富时,便外露出傲慢相,
如同饱含雨水时,浓云飘动雷声响。

212. 具足诸德者极少,无有微德者亦少,
德过混为一起时,智者依止多德者。
213. 当初尚未了解时,无法肯定敌或友,
食物不消变为毒,认清毒亦变良药。

214. 何处有缘彼兴盛,若无业缘彼衰退,
野鸭屋中不肯住,从湖驱彼亦返回。

215. 智者化财求学问,愚者虽学亦舍弃,
众人生病即服药,有人亦有自杀也。

216. 诸有自由即安乐,诸无自由即痛苦,
共同即是争论根,誓愿即是束缚因。

217. 即使内具诸学问,装束褴褛受人欺,
如同蝙蝠有本事,无羽之故被鸟弃。

218. 非应之处若正直,往往毁他亦毁己,
如同直箭毁他人,或者毁坏自己也。

219. 雨水江河入大海,智者方有智慧心,
国王能集财眷民,温湿之处长丛林。
220. 夏天泉水燃草火,云间太阳十五月,
愚者学问恶劣友,需时不定能用上。

221. 愚者少说极为佳,国王深居极为妙,
魔术偶而观为奇,珍宝罕见亦为贵。

222. 倘若过分慈爱者,亦会变成仇恨因,
世上众多之纠纷,亦从相属而产生。

223. 即使激烈之争论,亦会变成友爱因,
常见争论之结局,多以和解而告终。

224. 悭吝之人有财富,嫉妒心重之友伴,
卑劣恶人之理智,彼等不会令人喜。

225. 贪者得财即欢喜,慢者夸奖即欢喜,
愚者同行即欢喜,正士讲实即欢喜。

226. 卑劣恶人之学问,胆怯士夫之理智,
横暴长官之恩惠,彼等难以利他人。
227. 有财人语皆入耳,无财讲实亦不闻,
如同产自玛拉雅,即使朽木亦贵重。

228. 多语即是过患因,少语即是除过根,
解语鹦鹉进笼中,喑哑飞禽均自由。

229. 何人若于怨敌前,经常无欺而绕益,
则敌亦会如是敬,此乃诸法之规律。

230. 弱者发怒有何用?强者为何起嗔恚?
是故为办事务时,若生嗔恨即自焚。

231. 有施敌人亦自聚,无施亲人亦远离,
犹如母牛尽乳时,虽持牛犊亦离开。

232. 即使精通某些事,不定了知余一切,
如鹅虽能辨水乳,仍自身影为食物。

233. 主人经常爱护人,则彼易得自眷仆,
如于莲花盛开湖,水鸭亦会自然聚。
234. 富人广施自享受,学者温雅又善良,
大者爱护卑劣众,此三利他亦益己。

235. 若依福德成诸事,如同阳光不依余,
若依精勤成事业,如同灯光仍依余。

236. 倘若依止高尚士,劣者亦会得高位,
如同藤蔓依大树,一直盘绕于树顶。

237. 有学之士虽有过,爱学之人尚依止,
如同雨水虽害屋,世间之人令生喜。

238. 若无学问凭装束,智者不能生欢喜,
如同骏马不奔驰,虽美亦为无价值。

239. 愚者当中富翁多,猛兽群中有英雄,
世上学者正士中,能出格言极罕见。

240. 何人具有何本领,彼人亦闻彼声誉,
学者能闻智者名,英雄能闻英勇名。
241. 设若大人供养时,劣者对此会轻蔑,
如同自在天顶饰,是彼非天所食也。

242. 书卷当中之学问,未有修成之密咒,
轻忘人之学处等,需用之时常诱人。

243. 纵使智者具财富,懒汉难以得高位,
如耳虽是先长出,岂能高超角顶矣?

244. 猪狗香味有何用?盲人灯火有何用?
停食者食有何用?愚者正法有何用?

245. 深慧学者纯黄金,沙场英雄胜骏马,
善巧医师妙饰品,赴于何处受欢迎。

246. 若有智慧精进者,则彼怎不成诸事,
如曾班图子消灭,十二兵队俱卢族。

247. 所有儿孙之行为,皆为跟随前祖辈,
如小杜鹃随鹞子,此乃即是少见也。
248. 山岳河水大象马,树木光耀珍宝石,
男汉以及妇女等,虽是同类异胜劣。

249. 有福之人说一句,弱者对此亦难当,
如同果札王一言,加措国王被束缚。

250. 虽勤承办一切事,真得成功靠福分,
犹如商人入海中,未得之宝在王库。

251. 愚者爱憎易推知,智者爱憎却相反,
老狗微笑知彼欣,阎王微笑即杀众。

252. 最胜财物即施舍,最胜安乐心舒畅,
最胜装饰闻正法,最胜之友诚实者。

253. 谁人不为财所苦?谁人永时住安闲?
一切安乐及痛苦,如同冬夏而循环。

254. 弱者仅提强者名,他人亦会守护彼,
如人唯说指?名,众多邪魔保护之。

255. 众生谁与谁相属,皆由前世业所感,
犹如鹰鹫背旱獭,水獭供养鸱?矣。

256. 若欲积累受用者,增时发施最殊胜,
若欲河水引进塘,放水养池是良方。

lsp520520 发表于 2007-6-17 10:11:53

[第七品 观察非理]

257. 奴仆之人自傲慢,苦行之士讲究衣,
国王不依教法行,此三即是不合理。

258. 承办力所不及事,结仇众人争强士,
信赖女人交恶友,五者速将毁自因。

259. 无财而欲著妙衣,于人乞讨又自慢,
不懂经论想辩论,此三众人所笑处。

260. 虽有美丽富饶境,恶人尚贪偏僻乡,
如郁金花当成肉,除彼豺狼谁作想?

261. 大者往往受害者,自眷随从较敌多,
如同狮子自身虱,此外含生谁肯咬?

262. 倘若主人害自己,则此余人谁拯救?
设使显现遮色法,则见彼色有何法?
263. 若害如法静行者,此人极为卑鄙也,
若杀托庇自己人,谁人会说彼英雄。

264. 尽管自己无稍利,恶人亦要害他众,
犹如毒蛇虽食气,遇见他众尚咬死。

265. 愚者贪欲以为乐,实则行贪即苦因,
如同饮酒以为乐,实则疯狂当安乐。

266. 若有学问世人敬,学问亦从精进来,
精进不学诸知识,怨恨他人有何益?

267. 诸人羡慕得长寿,又复恐惧成衰老,
畏惧衰老望长寿,此乃愚者之邪念。

268. 何人学者身旁时,若不向他学知识,
则定此人遭受魔,或是业力所逼也。

269. 若人具备受用时,既不享受又不施,
则定此人受疾病,或是现前饿鬼也。
270. 了知教法未修行,则彼教法有何用?
庄稼长得虽壮盛,猛兽对此何生喜。

271. 业力所逼之众生,有财亦不会享用,
如同乌鸦再饥饿,岂用自己所埋食?

272. 既不享受又不施,彼财若当成富裕,
则可将山视黄金,此为富裕垂手有。

273. 能讲种种法非法,如此学者虽极多,
如是知法修行者,于此世上真稀少。

274. 贵种体端韶年者,若无学问不为美,
如同孔雀羽虽美,岂为伟人之装饰?

275. 伪装之鼻赎得子,借人之饰盗得财,
无有传师之智等,虽得世众亦不齿。

276. 何人不知报恩惠,此人先已害自己,
如同学炼害人术,损人之前先害己。
277. 尽管明知得受用,非理之处谁肯取?
野羊相斗顶淌血,狐狸求之头撞破。

278. 不应依照某关系,即将随意舍他人,
即是帝释天王者,彼眷亦会皆逃避。

279. 亲深老友不应舍,亦勿信任诸新友,
鸱?王依乌鸦臣,最终摧毁自己也。

280. 竭力亲近恶劣者,亦不能成自己人,
如同将水再煎熬,亦不会在火中燃。

281. 若知事因而生嗔,则稍有理亦知除,
若无事因而生嗔,谁知除嗔之良法?

282. 若无观察怨敌力,虽是弱小不应辱,
如同欺负达支巴,大鹏胜伏大海也。

283. 尽福之时生恶念,尽族之时生劣种,
尽财之时生悭吝,尽寿之时生死兆。
284. 自己不为违法事,帝释诋毁亦无道,
泉眼自己不干涸,泥土怎能会堵塞?

285. 同时启做百样事,一件事亦未究竟,
狡黠之人如老狗,常于村间乱窜游。

286. 若受业力感召时,智者亦会行邪道,
外道胜师大自在,行持疯狂之禁戒。

287. 倘若何人违法规,暂时得胜终失败,
如同曲甲违法规,虽得悉地终受杀。

288. 过越聪明多事者,最后即将毁自己,
国王广思多念者,终将亦会毁国政。

289. 积集财物过多者,彼财即为索命鬼,
富翁往往遭祸害,乞丐岂非常安闲。

290. 威力过越高强者,此乃送命之加行,
沙场之上死亡者,多半皆为强力士。
291. 财富智慧势力等,有福之人即助缘,
倘若无有福泽者,彼等亦成毁己因。

292. 智者无论为何事,观察自福而行之,
诤时圆满福泽者,百人之中亦难得。

293. 若于劣塘灌满水,定有一处会崩溃,
何人具有财富时,其之种族极难旺。

294. 有子之时无财富,有财之时受敌害,
若此一切圆满时,往往众人速死亡。

295. 是故智者积福德,造福即是安乐因,
何人一切诸圆满,此乃积福之本相。

296. 若思谎言诱他人,实为此人骗自己,
一次若说妄语后,彼言实语亦生疑。

297. 不细观察贤劣时,一嗔不应害他众,
如同鸽子杀自妻,后生失伴之忧愁。

298. 未来众事不应管,到来之时竭力做,
遇见河水方脱鞋,不见河水何必矣?

299. 将来不可能办事,即使再妙亦勿为,
腹中不能消化食,即使再香谁肯食?

300. 若无精进贪乐者,今生来世无成就,
若无精勤耕耘者,肥田中亦不得收。

301. 非处过越柔弱者,则彼众人会使唤,
如同棉花常作垫,谁人树枝当为垫?

302. 劣事或永不成事,让人作此即愚者,
犹如谁信买毒药,谁人能说一切施。

303. 积财而不享用者,此乃积攒自焚薪,
蜜蜂酿蜜自不食,他人取之自丧命。

lsp520520 发表于 2007-6-17 10:12:07

[第八品 观察事业]

304. 智者虽办极小事,亦经协议方为之,
其事成功何堪言,若遭失败亦为妙。

305. 众生种种意乐故,诸众满意极难为,
设使自己具学问,诸众欢喜并亲近。

306. 即使十分衰老时,也要广学而博闻,
闻慧有益于来世,布施亦无如是益。

307. 当依功德圆满士,或者结交平凡人,
如同携带满水瓶,或者易携无水瓶。

308. 一知半解学问者,谁人向他肯依止,
如装一半水之瓶,谁肯携带于头顶?

309. 何人了知能辨别,智者愚者之差别,
并能承办彼等事,此乃一切圆满根。
310. 若经智者善培育,愚者亦会变高尚,
犹如有师教言辞,鹦鹉亦会诵论典。

311. 即使无力虚弱者,若依强者亦成事,
如同水滴虽渺小,汇入大海永不涸。

312. 倘若自己无理智,应当询问余智者,
如手不能杀敌时,此人岂非取武器。

313. 纵使害己之怨敌,若巧方便亦成友,
剧毒对身虽有害,若知搭配成良药。

314. 可取应得之食财,当除贪图不应财,
如同可摘树上果,若超树梢则堕地。

315. 设若智者不谨慎,此时彼生诸过患,
设若智者极谨慎,则难发生诸过患。

316. 其余论典中宣说,乃至势力未充足,
尔时应当敬敌众,何时充力随意行。
317. 怨敌说得再悦耳,智者亦不应轻信,
鱼鹰猫儿虽温柔,时常竭力杀余生。

318. 地主虽为嗔恚者,亦应悦意而亲近,
如于地上虽滑倒,尚需依靠此地也。

319. 若人过越贪欲妙,则彼将会速毁己,
如同鱼众贪钩饵,立即彼等遭杀也。

320. 对于应供或眷众,常用布施方招聚,
如同施放供品者,神鬼皆乐而护之。

321. 大者当除游戏贪,亦断贪图食乐等,
如因贪欲之果报,楞枷罗刹王遭杀。

322. 高士方可慈与诤,劣者绝不应如此,
如同珍宝有销赎,谁有毒药为如此。

323. 国王为税勿广收,微财渐能积满仓,
蚁垤蜂蜜上弦月,皆是由微而圆满。
324. 国王不害诸眷民,并以合理收赋税,
芸香树中之香脂,若过流淌则枯干。

325. 国王应当极温和,不因小事而发怒,
如同毒蛇虽有宝,智者谁肯近身旁?

326. 纵使贪图财富者,亦应守护法为重,
若坏法规虽得财,则此今世怎恒久?

327. 对戚亦勿过越亲,对敌亦勿过越恨,
欲望亲友结怨因,对怨报复皆易行。

328. 柔和既能胜柔和,柔和又能胜粗暴,
柔和能成一切故,智者皆云柔最利。

329. 不论谁为吾之敌,不说谁人不慈吾,
虽不仁慈亦不言,一言即便成裂痕。

330. 不顾惭愧与羞耻,不知敬蔑之差别,
惟有贪图财食者,不应住于彼等处。
331. 若未观察新境前,则彼不应弃旧境,
一足尚未立稳时,若举双足定跌倒。

332. 竭力隐藏自诸行,公开众人会遭殃,
猴子设若不演戏,何必其颈系绳索。

333. 即使现量见过患,若非合境不应说,
世间众说见恶兆,最终见者自遭殃。

334. 他人说笑之财食,彼等虽有亦何用?
犹如猪狗食粪便,学者谁人有想望?

335. 伤害他人之恶语,即使怨敌亦勿说,
否则如同谷回声,立即自受报复也。

336. 若欲损害诸怨敌,当初自应具功德,
则能焚毁彼敌心,自己亦能增福分。

337. 心发仁慈暴行为,方能制伏野蛮众,
如同欲利自身者,以粗疗法而除疾。
338. 能害之事虽微小,亦应速治而和解,
常见巨大之壕坑,多因始于小渠水。

339. 凡不合理之诸事,智者虽会亦不为,
如同大象摧敌众,时常遭受王之缚。

340. 亲友虽恨亦莫弃,敌众虽慈亦莫喜,
乌鸦互相虽受害,若依鸱?即遭殃。

341. 事情无论大或小,智者恒为谨慎作,
狮子扑杀象兔时,相同对待无松紧。

342. 若不尊重学者处,学者谁愿住此境?
水晶若当火石处,则此谁愿卖水晶?

343. 智者或为人讲经,或者静处自修行,
如同宝石或顶饰,或者住留海岛中。

344. 设若依止高尚士,则对自己有大益,
住于山王之鸟群,彼等显成金色也。
345. 若依嫉妒心重者,则将自己不成名,
如同靠近太阳故,月亮由盈变薄蚀。

346. 何人友爱不坚定,谁愿与彼交为友,
空中彩虹虽美妙,望其装饰即愚昧。

347. 自己不喜之诸事,切莫让人作此事,
当思他人对自己,损害之时有何感?

348. 何事自己所喜爱,彼事让人亦可为,
因此自己所喜事,他人亦会来承侍。

349. 智者对于蛮横众,既不交亲亦不争,
如同粗暴之老虎,不应结怨及交友。

350. 依止一切高尚士,学者之前常询问,
交结义重情长者,谁具此等则常乐。

351. 谁说不合应时语,则彼众人会欺凌,
语无伦次喋喋者,岂非推知疯子矣?
352. 弱者以为自所说,一切皆为出差误,
了知此义不多言,彼者会受人尊敬。

353. 若遇应时合境时,当以谨慎说少语,
虽有善说若过多,如同剩货无人用。

354. 虽是广闻博学士,亦难认识自过失,
众人若指自过失,则能推知自有过。

355. 虽知过失而不改,此人定是遭魔缠,
若尚不依对治者,自己切莫视为人。

356. 稍有辨别智慧众,当知过失并除之,
如是常依对治者,此人日日会上进。

357. 聪明之人仁慈者,随和之人勇敢者,
彼等不知其余事,亦应各行而护之。

358. 虽久交往蛮横者,然彼远离则安乐,
翁云动牙虽为美,然彼拔掉得安乐。
359. 时常怨争之眷属,为彼稍施当驱逐,
毒蛇所咬之伤口,不能切除则离命。

360. 设使已成高者时,不必吝啬琐碎物,
若能制服诸眷民,不必悭吝珠宝也。

361. 智者若欲积财富,稍微施舍方护财,
若欲井水常充盈,舀水便是胜窍诀。

362. 何者若欲皆圆满,彼当忙碌种种事,
若见琐事痛苦因,则应断尽彼妄想。

363. 无论需做任何事,当思功德与过患,
德过等亦不应为,过多德少何堪言。

364. 敬依正直之学者,谨慎狡诈之学者,
慈护诚实之愚者,速弃狡诈之愚者。

365. 虽无财富眷仆等,若有具慧之善友,
傍生亦能成办事,何况说为人众矣?
366. 让人委托所知事,不知之事莫强迫,
马车不能水上行,舢舻不能陆上行。

367. 结下深怨之恨敌,虽成和好莫密切,
如同高温滚沸水,若遇火焰亦熄灭。

368. 若知羞耻忠厚者,虽是怨敌可信任,
非天投靠忠厚敌,彼亦拼命护非天。

369. 虽说自己无劣心,亦勿轻信所有众,
野兽恒时心虽善,彼等猛兽当为食。

370. 倘若愚者入邪道,了知愚者即可足,
倘若智者入邪道,则应观察其原因。

371. 学者善于用财物,即使不赐亦不夺,
耗财之境虽不夺,亦以借贷等毁财。

372. 自己虽知一切事,亦尚需与人协商,
谁者不愿人协议,此人自引自悔恨。
373. 设使协商险怖事,再亲亦莫有三者,
如修起尸有恶伴,首先食掉修者也。

374. 了知取舍平布施,温和可亲尊重人,
无所畏惧不唐捐,谁人具此得诸地。

375. 设使敌人来投靠,亦应供养并赞美,
传说乌鸦依老鼠,次后获得安乐也。

376. 交结劣友闻劣论,持执邪见作劣事,
此等智者不应行,若行即是愚者也。

377. 若善观察而行动,此事怎能成失败,
智者睁眼行大道,怎能堕入深渊中?

378. 既能利己又利他,学习知识智者相,
有些知识如射者,一旦精通家族毁。

379. 自己若欲得高位,则当惟有利他众,
如同修饰容貌者,首先岂非擦镜子?
380. 若欲降伏诸对方,则自竭力学本领,
犹如欲杀怨敌者,先自竭力造兵器。

381. 狡者之语有搀假,诚者对此需观察,
诱后自称真诚者,如是自夸有何益?

382. 昔日褒文中宣说:狡者之前需狡诈,
直者之前需真诚,动者之前需坚固。

383. 智者恒时对怨敌,亦应和蔼如亲友,
虽然不能得和解,定是息怨之良药。

384. 若说恶言劣语者,此世不会成自愿,
心中虽想为私利,言说亦应合世众。

385. 自己他人若有利,无论粗暴或温和,
皆行善巧方便故,佛陀未说是谄诳。

386. 智者暂苦终有利,如此协议亦可取,
学者衰老又遭苦,亦将知识传后人。
387. 设使受用过增者,彼者速会遭衰失,
如同池塘过满水,或是冲堤或越水。

388. 对于有人有利事,余人不定有利益,
蒜头治风虽有效,而对胆病却成毒。

389. 若恒亲近脆弱者,大者亦恐将衰败,
酥油若置容器中,老鼠岂不彼啃坏!

390. 倘若依靠恶劣众,恶习熏染害自己,
依赖渠水之鱼众,田地之上遭撒弃。

391. 寡情之人来投靠,于彼稍施当驱逐,
如同家中起恶兆,当需耗财而消灾。

392. 正士即使赴他处,亦应尊敬及承侍,
若常敬奉如意宝,则增吉祥成所愿。

393. 若人过越赞劣者,次后自己受毁谤,
如向空中掷粪便,其落掷者之顶上。

394. 若人侮辱有学士,则将自己会遭殃,
犹如灯火向下垂,此人自手会烧伤。

395. 无论何法何相应,彼法应当如是用,
首饰不能戴足上,足镯不能用顶饰。

396. 成办巨大事业时,竭力依靠善妙友,
犹如火烧茂林时,务必依靠大风助。

397. 仁慈者说温和语,他人欢喜易成事,
谁能耗财令人喜,舍弃身寿亦难足。

398. 不因穷困极忧伤,不因富有喜而慢,
业力所牵遥远故,种种苦乐随后现。

lsp520520 发表于 2007-6-17 10:12:25

[第九品 观察佛法]

399. 众生怙主在世时,若人礼拜外道师,
则如具八支河岸,又复欲掘盐水井。

400. 无论一切任何事,若人习惯无微难,
如同学习工巧明,修学佛法亦不难。

401. 何人稍财能知足,彼者财富用不尽,
若无知足求财者,恒临痛若如雨水。

402. 佛说何者施舍财,彼人需时可收取,
所积之财如蜂蜜,一旦被人会享用。

403. 此世虽然放债务,亦不一定偿清债,
若与乞丐布施者,无勤定得百倍物。

404. 悭者不会成富裕,施者不会成贫困,
似成啬者不喜财,施者似为贪图财。
405. 若施恐怕变穷故,悭者不愿放布施,
若啬必定变穷故,智者有财即布施。

406. 屯集之物不增上,商者处处设货摊,
如是积财不成富,智者十方放施财。

407. 广闻博学之士云:虽具千百万宝藏,
谁亦不愿布施者,此乃世间之贫者。

408. 愚者顾虑失后代,所得微财亦积累,
智者为兴自后代,如同贿赂而发施。

409. 思为后代得福贵,抛售己身遗予子,
劣子反而抗父母,耗尽诸财游如犬。

410. 父母极为慈爱子,子女并非如是待,
父母竭力养子女,一旦衰老受子辱。

411. 积财悭吝之富者,积财乐施之富者,
此二自己及后代,来世将有明差别。
412. 漂泊轮回诸众生,昼夜拼命求财富,
知足之士虽得财,亦如菩萨施他众。

413. 施舍一切圆施度,若起嗔恚增安忍,
人足亦可随喜故,布施修法之根本。

414. 此身虽为苦海器,是故如同怨恨敌,
智者若知役使法,则成一切福德因。

415. 虽身刹那即消失,善业亦能传百世,
如同风扬檀香味,传送虽远令人喜。

416. 今世长期共享乐,一旦辞别极痛苦,
终无自由而死亡,若执恒常真毁己。

417. 亲友皆围自身旁,低声吐语失目光,
不知死后归何处,此时无善者可怜。

418. 三种恶趣之诸病,未到之际当治之,
否则如同遭霹雳,骤落自顶无可奈。
419. 明知离别诸亲友,亦知必定会死亡,
仍旧安然入眠者,究竟吾心有何魔?

420. 何者虽不能精进,亦不应该堕恶趣,
勇者虽不能杀敌,怎会杀害自方矣?

421. 学者为得恒久乐,暂苦亦应求学问,
如同刺灸法疗治,此乃巧医之论典。

422. 若他一切圆满时,自心生起不忍耐,
则摧自己之福根,实为嫉自又毁己。

423. 若欲灭除诸害敌,则应汝除自嗔恨,
是因无始轮回中,嗔恚害吾无穷尽。

424. 若欲灭尽一切敌,彼等怎能会杀尽,
若能灭除自嗔敌,则能同时灭诸敌。

425. 若嗔高强鲁莽者,则将自己遭祸害,
对于正士和蔼者,何有必需起嗔恚?
426. 同根所生之禾草,被风吹送于十方,
如是俱生之众生,以业所牵各自分。

427. 昔不相识今互爱,次后又彼各自行,
此人与吾密切故,死后亦生巨痛苦。

428. 若欲专为私利者,彼者先应利他人,
专为私利为重者,彼人不会成自利。

429. 何人利他为重者,倒如狡者为私利,
一切利己为重者,倒如利他真诚者。

430. 智者虽为利今生,亦应修法方得乐,
当视正士与盗贼,彼二圆满有大异。

431. 诸人寿短其一半,夜间入眠如死亡,
又遭病老等众苦,余半亦无享乐际。

432. 众人若能真现见,跟随自身之死主,
则为余事何堪言,甚至食念亦无有。
433. 无论汝事圆满否,死主绝不让汝停,
设若尚有应作事,则应今起精勤行。

434. 吾今诸事尚未满,恳请暂时等一日,
如是涕泣复哀求,死主怎能改其时。

435. 舍弃散乱即为妙,不能舍此依善友,
喂养毒蛇不应理,若养便需勤诵咒。

436. 设若自心散乱者,彼无修法之良机,
若人寂静而安住,彼心即能得堪能。

437. 精通一切所缘义,并以禅定调自心,
勤学圣者之教言,此乃一切功德基。

438. 愚者学习执为耻,智者不学执为耻,
是故智者再衰老,亦为来世学知识。

439. 愚者因无智慧故,彼等不愿求学问,
若善观察无智故,愚者更应勤求学。
440. 是因前世未求学,今见终身成愚者,
因恐后世成愚昧,今生再难亦勤闻。

441. 浅学寡闻愚者云:修习不需广闻法,
若无闻法仅修习,再勤亦成傍生因。

442. 无欺因果循环律,此乃遍知之特征,
若无求学亦成佛,则彼因果何能真?

443. 若无闻授仅修习,暂时修成亦速尽,
犹如金银虽炼熔,一旦离火即变硬。

444. 纯依智力细观察,能断过根即修习,
否则久修反照旧,如涤身垢复沾身。

445. 殊胜因缘未具时,虽证无我难成佛,
未修殊胜方便者,虽见谛亦非罗汉。

446. 是故证悟诸法已,自心安住三摩定,
断除过失习气俱,彼者方能正等觉。
447. 何人若无胜智慧,论典虽妙亦谁学?
镶宝金饰虽美妙,牦牛对此何理睬?

448. 智者若能已精通,一切格言之真理,
然而彼义不奉行,则知论典亦何用?

449. 自己所需诸论文,每日之中记一句,
如同蜂蜜及蚁窝,即将不久成智者。

450. 若愿行持诸善事,务必敬闻佛教言,
一切诸时能忍耐,纵遇命难亦行法。

451. 若能依据经教义,精进修行依对治,
智者从不说妄语,彼德此后会明知。

452. 过去行此亦兴盛,如今行此亦复然,
若学殊胜此格言,未来亦会得圆满。

453. 智者自己虽了知,亦会恭学智者论,
如同珍宝虽贵重,未销之前价极微。
454. 棵木纵使极众多,生长檀香林极少,
如是学者虽众多,能说格言学者少。

455. 骏马行道知胜劣,金银冶炼知纯浊,
大象战场知勇懦,学者著论知学问。

456. 若欲一切世间众,皆为自己当正量,
则当推究此善论,对症下药勤修行。

457. 若知一切世间事,彼能修成诸正法,
是故行持正法者,乃是菩萨之善规。

458. 耆婆良医以巧法,以药为食治重疾,
吾以随顺世间理,宣说殊胜此正法。

459. 生自广阔海岛上,智慧龙王所摄持,
具德格言珍宝藏,为满学者之慧库,

460. 为足智者之渴望,释迦比丘吉祥贤,
根嘎嘉村善观察,为明诸世著此论。

461. 此中所生无垢善,犹如极明皎月光,
遣除诸众之意暗,愿盛智者之慧莲。

462. 学习一切诸所知,为得一切智智位,
是故吾造此论典,亦是为得圆佛果。


此格言宝藏论是由中印度菩提迦耶(金刚座)向南方一百由旬雪域圣境,本住后藏拉多卓巴萨迦寺者,曾受文殊菩萨之加持慧光,顿开智慧之花蕊故,广闻多学并现证精通声明、因明、修辞、辞藻、饰词及如来之众多经典教义,是故真实获得通达圣教理证与窍诀之要,并对讲说辩论造论等具有崇高之辩才者,说理论师释迦比丘根嘎嘉村吉祥贤学尊,善造于具德萨迦寺。皆此圆满也。

lsp520520 发表于 2007-6-17 10:13:17

随喜!赞叹!

——南无阿弥陀佛!  

蔡怡蝶 发表于 2007-6-17 10:14:19

很好!!!

蔡怡蝶 发表于 2007-6-17 10:14:57

水到7页了,

lsp520520 发表于 2007-6-17 10:19:54

是故,笔者将此格言按今之风貌译出且与有幸之士见面,具慧之士,当善辩之,去粗取精,对症下药。

lsp520520 发表于 2007-6-17 10:20:11

凡真欲为佛门弟子者,或欲为人者等,均当先将此格言学读一遍,凡此为之者,将定会对汝之修行人格增上有极大利益。是故,欲求解脱者,更将视此为无比珍宝也!

lsp520520 发表于 2007-6-17 10:20:29

古今之世,愚者视财宝贵重之,学者视法宝贵重之,但无论何者,皆应捧此格言学习一番----

蔡怡蝶 发表于 2007-6-17 10:22:13

干吗要顶啊!这样我不就不能水了!

lsp520520 发表于 2007-6-17 10:24:19

为什么不让我顶呢。。

蔡怡蝶 发表于 2007-6-17 10:30:30

顶到上面,有压力!

蔡怡蝶 发表于 2007-6-17 10:31:24

就是个水贴!!!!
页: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 没事的进来灌水了!(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