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7-6-17 10: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品 观察事业]
304. 智者虽办极小事,亦经协议方为之,
其事成功何堪言,若遭失败亦为妙。
305. 众生种种意乐故,诸众满意极难为,
设使自己具学问,诸众欢喜并亲近。
306. 即使十分衰老时,也要广学而博闻,
闻慧有益于来世,布施亦无如是益。
307. 当依功德圆满士,或者结交平凡人,
如同携带满水瓶,或者易携无水瓶。
308. 一知半解学问者,谁人向他肯依止,
如装一半水之瓶,谁肯携带于头顶?
309. 何人了知能辨别,智者愚者之差别,
并能承办彼等事,此乃一切圆满根。
310. 若经智者善培育,愚者亦会变高尚,
犹如有师教言辞,鹦鹉亦会诵论典。
311. 即使无力虚弱者,若依强者亦成事,
如同水滴虽渺小,汇入大海永不涸。
312. 倘若自己无理智,应当询问余智者,
如手不能杀敌时,此人岂非取武器。
313. 纵使害己之怨敌,若巧方便亦成友,
剧毒对身虽有害,若知搭配成良药。
314. 可取应得之食财,当除贪图不应财,
如同可摘树上果,若超树梢则堕地。
315. 设若智者不谨慎,此时彼生诸过患,
设若智者极谨慎,则难发生诸过患。
316. 其余论典中宣说,乃至势力未充足,
尔时应当敬敌众,何时充力随意行。
317. 怨敌说得再悦耳,智者亦不应轻信,
鱼鹰猫儿虽温柔,时常竭力杀余生。
318. 地主虽为嗔恚者,亦应悦意而亲近,
如于地上虽滑倒,尚需依靠此地也。
319. 若人过越贪欲妙,则彼将会速毁己,
如同鱼众贪钩饵,立即彼等遭杀也。
320. 对于应供或眷众,常用布施方招聚,
如同施放供品者,神鬼皆乐而护之。
321. 大者当除游戏贪,亦断贪图食乐等,
如因贪欲之果报,楞枷罗刹王遭杀。
322. 高士方可慈与诤,劣者绝不应如此,
如同珍宝有销赎,谁有毒药为如此。
323. 国王为税勿广收,微财渐能积满仓,
蚁垤蜂蜜上弦月,皆是由微而圆满。
324. 国王不害诸眷民,并以合理收赋税,
芸香树中之香脂,若过流淌则枯干。
325. 国王应当极温和,不因小事而发怒,
如同毒蛇虽有宝,智者谁肯近身旁?
326. 纵使贪图财富者,亦应守护法为重,
若坏法规虽得财,则此今世怎恒久?
327. 对戚亦勿过越亲,对敌亦勿过越恨,
欲望亲友结怨因,对怨报复皆易行。
328. 柔和既能胜柔和,柔和又能胜粗暴,
柔和能成一切故,智者皆云柔最利。
329. 不论谁为吾之敌,不说谁人不慈吾,
虽不仁慈亦不言,一言即便成裂痕。
330. 不顾惭愧与羞耻,不知敬蔑之差别,
惟有贪图财食者,不应住于彼等处。
331. 若未观察新境前,则彼不应弃旧境,
一足尚未立稳时,若举双足定跌倒。
332. 竭力隐藏自诸行,公开众人会遭殃,
猴子设若不演戏,何必其颈系绳索。
333. 即使现量见过患,若非合境不应说,
世间众说见恶兆,最终见者自遭殃。
334. 他人说笑之财食,彼等虽有亦何用?
犹如猪狗食粪便,学者谁人有想望?
335. 伤害他人之恶语,即使怨敌亦勿说,
否则如同谷回声,立即自受报复也。
336. 若欲损害诸怨敌,当初自应具功德,
则能焚毁彼敌心,自己亦能增福分。
337. 心发仁慈暴行为,方能制伏野蛮众,
如同欲利自身者,以粗疗法而除疾。
338. 能害之事虽微小,亦应速治而和解,
常见巨大之壕坑,多因始于小渠水。
339. 凡不合理之诸事,智者虽会亦不为,
如同大象摧敌众,时常遭受王之缚。
340. 亲友虽恨亦莫弃,敌众虽慈亦莫喜,
乌鸦互相虽受害,若依鸱?即遭殃。
341. 事情无论大或小,智者恒为谨慎作,
狮子扑杀象兔时,相同对待无松紧。
342. 若不尊重学者处,学者谁愿住此境?
水晶若当火石处,则此谁愿卖水晶?
343. 智者或为人讲经,或者静处自修行,
如同宝石或顶饰,或者住留海岛中。
344. 设若依止高尚士,则对自己有大益,
住于山王之鸟群,彼等显成金色也。
345. 若依嫉妒心重者,则将自己不成名,
如同靠近太阳故,月亮由盈变薄蚀。
346. 何人友爱不坚定,谁愿与彼交为友,
空中彩虹虽美妙,望其装饰即愚昧。
347. 自己不喜之诸事,切莫让人作此事,
当思他人对自己,损害之时有何感?
348. 何事自己所喜爱,彼事让人亦可为,
因此自己所喜事,他人亦会来承侍。
349. 智者对于蛮横众,既不交亲亦不争,
如同粗暴之老虎,不应结怨及交友。
350. 依止一切高尚士,学者之前常询问,
交结义重情长者,谁具此等则常乐。
351. 谁说不合应时语,则彼众人会欺凌,
语无伦次喋喋者,岂非推知疯子矣?
352. 弱者以为自所说,一切皆为出差误,
了知此义不多言,彼者会受人尊敬。
353. 若遇应时合境时,当以谨慎说少语,
虽有善说若过多,如同剩货无人用。
354. 虽是广闻博学士,亦难认识自过失,
众人若指自过失,则能推知自有过。
355. 虽知过失而不改,此人定是遭魔缠,
若尚不依对治者,自己切莫视为人。
356. 稍有辨别智慧众,当知过失并除之,
如是常依对治者,此人日日会上进。
357. 聪明之人仁慈者,随和之人勇敢者,
彼等不知其余事,亦应各行而护之。
358. 虽久交往蛮横者,然彼远离则安乐,
翁云动牙虽为美,然彼拔掉得安乐。
359. 时常怨争之眷属,为彼稍施当驱逐,
毒蛇所咬之伤口,不能切除则离命。
360. 设使已成高者时,不必吝啬琐碎物,
若能制服诸眷民,不必悭吝珠宝也。
361. 智者若欲积财富,稍微施舍方护财,
若欲井水常充盈,舀水便是胜窍诀。
362. 何者若欲皆圆满,彼当忙碌种种事,
若见琐事痛苦因,则应断尽彼妄想。
363. 无论需做任何事,当思功德与过患,
德过等亦不应为,过多德少何堪言。
364. 敬依正直之学者,谨慎狡诈之学者,
慈护诚实之愚者,速弃狡诈之愚者。
365. 虽无财富眷仆等,若有具慧之善友,
傍生亦能成办事,何况说为人众矣?
366. 让人委托所知事,不知之事莫强迫,
马车不能水上行,舢舻不能陆上行。
367. 结下深怨之恨敌,虽成和好莫密切,
如同高温滚沸水,若遇火焰亦熄灭。
368. 若知羞耻忠厚者,虽是怨敌可信任,
非天投靠忠厚敌,彼亦拼命护非天。
369. 虽说自己无劣心,亦勿轻信所有众,
野兽恒时心虽善,彼等猛兽当为食。
370. 倘若愚者入邪道,了知愚者即可足,
倘若智者入邪道,则应观察其原因。
371. 学者善于用财物,即使不赐亦不夺,
耗财之境虽不夺,亦以借贷等毁财。
372. 自己虽知一切事,亦尚需与人协商,
谁者不愿人协议,此人自引自悔恨。
373. 设使协商险怖事,再亲亦莫有三者,
如修起尸有恶伴,首先食掉修者也。
374. 了知取舍平布施,温和可亲尊重人,
无所畏惧不唐捐,谁人具此得诸地。
375. 设使敌人来投靠,亦应供养并赞美,
传说乌鸦依老鼠,次后获得安乐也。
376. 交结劣友闻劣论,持执邪见作劣事,
此等智者不应行,若行即是愚者也。
377. 若善观察而行动,此事怎能成失败,
智者睁眼行大道,怎能堕入深渊中?
378. 既能利己又利他,学习知识智者相,
有些知识如射者,一旦精通家族毁。
379. 自己若欲得高位,则当惟有利他众,
如同修饰容貌者,首先岂非擦镜子?
380. 若欲降伏诸对方,则自竭力学本领,
犹如欲杀怨敌者,先自竭力造兵器。
381. 狡者之语有搀假,诚者对此需观察,
诱后自称真诚者,如是自夸有何益?
382. 昔日褒文中宣说:狡者之前需狡诈,
直者之前需真诚,动者之前需坚固。
383. 智者恒时对怨敌,亦应和蔼如亲友,
虽然不能得和解,定是息怨之良药。
384. 若说恶言劣语者,此世不会成自愿,
心中虽想为私利,言说亦应合世众。
385. 自己他人若有利,无论粗暴或温和,
皆行善巧方便故,佛陀未说是谄诳。
386. 智者暂苦终有利,如此协议亦可取,
学者衰老又遭苦,亦将知识传后人。
387. 设使受用过增者,彼者速会遭衰失,
如同池塘过满水,或是冲堤或越水。
388. 对于有人有利事,余人不定有利益,
蒜头治风虽有效,而对胆病却成毒。
389. 若恒亲近脆弱者,大者亦恐将衰败,
酥油若置容器中,老鼠岂不彼啃坏!
390. 倘若依靠恶劣众,恶习熏染害自己,
依赖渠水之鱼众,田地之上遭撒弃。
391. 寡情之人来投靠,于彼稍施当驱逐,
如同家中起恶兆,当需耗财而消灾。
392. 正士即使赴他处,亦应尊敬及承侍,
若常敬奉如意宝,则增吉祥成所愿。
393. 若人过越赞劣者,次后自己受毁谤,
如向空中掷粪便,其落掷者之顶上。
394. 若人侮辱有学士,则将自己会遭殃,
犹如灯火向下垂,此人自手会烧伤。
395. 无论何法何相应,彼法应当如是用,
首饰不能戴足上,足镯不能用顶饰。
396. 成办巨大事业时,竭力依靠善妙友,
犹如火烧茂林时,务必依靠大风助。
397. 仁慈者说温和语,他人欢喜易成事,
谁能耗财令人喜,舍弃身寿亦难足。
398. 不因穷困极忧伤,不因富有喜而慢,
业力所牵遥远故,种种苦乐随后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