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严谨,不善言辞go2map的苏丹谈到中国原创设计,话匣子一下子被打开了,尽管之前从未谋面,我所了解的苏丹也只限于文字与图片,但我相信此刻他的内心是汹涌澎湃的.作为当前中国设计教育机构的最高学府的职业教授,他说自己现在最大的转变是由原来注重机会到现在的开始注重态度,当自己在课堂上高谈阔论的时候就会想到,自己的某些作品是不是就是自己谴责的东西."以前是光拉车不看路,现在天天看路!".苏丹如此描述自己从设计者到教育者角色的转化过程.
在设计文化的话语权还在西方国家手中的时代,中国设计将如何来融入国际化的潮流,中国的设计力量又如何为中国争得世界设计舞台上的话语权?游离在设计师和教育者角色间的苏丹将会如何思考?
本期人物: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主任 苏丹
采访时间:8月31日
采访地点: 搜狐嘉宾聊天室
主持人:戴蓓
嘉宾档案:(详见文章最后页)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主任 苏丹
1967年2月出生于山西省太原市
1988年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1993年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毕业,获得硕士学位;
1988年至1991年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任教;
1993年至今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任教并担当系主任;
现任职务: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主任;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建设艺术咨询研究所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明式家具研究会副理事长;
中国山西大学客座教授;
中国云南大学兼职教授;
以下为采访全文:
我最喜欢焦点房地产网的头衔
【主持人】:各位网友、各位设计师,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光临搜狐嘉宾访谈间,今天我们请到的在线嘉宾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主任苏丹老师,今天我们要谈的话题是关于中国的原创设计。我看到苏老师的简历,有很多的头衔,这么多头衔当中你比较喜欢哪个头衔?为什么呢?
【苏丹】:我觉得人热衷、关注的焦点会变的,一个年龄一个样。我最近比较关注的是家具,比较喜欢那些小设计,比如一个小的工业产品,甚至一个小的玩具,甚至跟服装有关系的一个箱包。
【主持人】:所以您最喜欢的头衔是明式家具研究会的副理事长。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主任苏丹 【苏丹】:现在我是作为一般的会员了,但是还是非常喜欢。
我的设计冲动在21世纪以后才被激发
【主持人】:我看您从刚开始念本科到现在从事的研究领域,都是跟设计有关系的,您对设计的兴趣源自于哪里呢?是什么时候产生要从事这样的行业的念头?
【苏丹】:设计的兴趣应该从21世纪以后,原来都是比较被动的一种方式,因为我读大学是80年代初期,80年代初期中国那时候对设计是没有概念的,只有机械设计、精密仪器设计、机械制造设计、自动化设计,跟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设计是很匮乏的,应该说那时候对我们来讲百货商店橱窗是最有设计感的,其实就是用一些色块、泡沫块摆摆形式,把服装很好的摆一下。
对设计感兴趣入道,还是由美观进入的,我觉得个人很长一段时间对设计的认识都是这样的。我最早从事过建筑设计,又进入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这个领域,所以可能比较全面了。但是我觉得真正对人影响比较大、对一个设计师素质影响比较大的应该是小东西。就像建筑师首先要会做房子,房子做不好要一下子做一个航空港我觉得这个可能性不大,因为人们最熟悉、最亲切的东西能够把你最原始的东西、最本色的东西能够表现出来。对设计来讲,比方说对身边一个小的椅子的认识,你对一个灯的认识,你对一个平常生活使用的器皿的认识,比如一个茶杯、一个壶和人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是最重要的。
实际上现在喜欢设计以后,我觉得我是在补原来的课,成长的过程中得有一个阶段,这个东西我是缺乏网络超女的,我想我这个年龄的设计师,不管成功与否,可能都是这样的,都是缺的,因为那个年代确实最需要这种养分的时候生活是很苍白、很贫乏的,什么都没有,那个时候服装是单调的,时尚也就是自行车那几个款变来变去的,生活很简单。现在就不一样了,生活丰富以后,现在设计师的素质,对形式的感觉,和我们那批人还是不太一样,但是我们可能懂得道理,但是缺乏感性的一种培育。
【主持人】:对,生活积累不一样,那种生活状态下可能生活很苍白、很贫乏,但是他们的生活感悟能力是极强的。60年代的人和70年代的人生活积累是不一样的,所以感觉做出来的设计作品也是不一样的。
【苏丹】:对,反差应该是很大的,所以受众面应该有所区别,比如什么年龄段的人,当然也有年龄段和他所创作的对象不在一个层面上,也有这种人,就是反串了,有可能年纪很大的人很喜欢很时尚的东西。但是中国比较特殊,因为中国生活最贫乏的时候恰恰是欧美发展最快的时候,要说再往前三四十年代,有可能城市这种视野看到的东西可能是差不多的,我记得好像在哪个展览馆看过,当时在老上海使用的好多家具,其实那个时候欧洲的先锋设计在上海已经有了,但是五六十年代没有图行天下的、七十年代没有的、八十年代初也是没有的。 |